【视频】柴静 雾霭报告 《穹顶之下》
2015-03-28 04:57:41 -0700
点击图标下载bt文件(bt10.79 kb 视频1.04 G)
点击图标下载低画质视频(331.87 M)
点击图标下载高清视频(1.04 G)

《穹顶之下》,是由原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聚焦空气污染的深度调查视频,也是柴静辞职后首度公开亮相之作。这部时长达103分钟55秒的视频聚焦时下热点的雾霾问题,片中,继续柴静的深度调查风格,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她也首度透露当时辞职的原因是由于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自己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也赴多国了解治理污染经验,还从国家与个人层面提出行动方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穹顶之下
英文名:Under the Dome
别名: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上映时间:2015年2月28日
类别:纪录片
导演:柴静
影片片长:103分钟
语言版本:中文、英文
画面颜色:彩色
出品公司:柴静团队
拍摄地点:中国、美国
在线播放平台:优酷、爱奇艺(都已禁播)
简介
《穹顶之下》是前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一部环保纪录片,片长103分钟,该片是柴静和一些人士在2014年的一年时间里拍摄的,主要针对什么是雾霾、它的形成及解决出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记录和剖析。影片用大量镜头对准触目惊心的污染现场,并采访了许多专家,收录了相关数据,也融入了拍摄者的情感。《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通过网络播映,引起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一天之内,几大互联网网站点播下载量加在一起已近上亿次,在手机上,该影片被反复“刷屏”。
主要内容
这是一段2014年腊八节晚上录制于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的视频。两个小时里,柴静与台下五六百名听众分享了一年来对雾霾深度调查的结果。已为人母的柴静穿着白衬衫、牛仔裤,一边诉说,一边切换演示屏幕。
话头始于爱女。2013年初柴静怀孕,但她未出生的孩子却被检查出患有肿瘤,一出生就要进行手术,因此她辞职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医生说她太胖了,所以刚才麻醉的时候,我们扎了好多针眼才找着静脉,我就拿着那个满是针眼的小手,放在我脸上,直到她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她觉得孩子患病不是偶然的,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愈发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有了这份情感驱动,母亲柴静,而非记者柴静,展开了这项年度调查。她做雾霾健康测试志愿者,参与人体实验;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前往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调查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接触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改委能源所、工信部产业司、环保部等职能机构;也去了伦敦、洛杉矶这些曾经污染严重的城市拍摄治污经验。调查结果让网友触目惊心。
她告诉人们,中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通过调研,她发现中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也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而从英美的治理经验可以看到,不走唯GDP道路,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能源战略、产业结构都会随之改变,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拍摄背景

央视离职后亮相之作
《穹顶之下》是柴静从央视离职后,首个个人调研下的产物。而她也进一步透露,自己并未成立制作公司制作节目,只是找了朋友帮忙而已且所有的花费都来源于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此外,在纪录片中,柴静也披露,自己怀孕期间,女儿便被诊断有良性肿瘤,出生后便要接受手术。而自己辞职后用了一段时间专程陪伴女儿。这一调查视频的上线,也是柴静离职后的首度公开亮相。
在《穹顶之下》中,柴静完全是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到雾霾问题中。她表示,制作这一公益视频的一大动机,就是源于在照顾女儿的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整个生活都被它影响了,“加上全社会对空气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关心,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我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延续深入调查风格
整片除了对近一年来的雾霾状况进行了数据化的对比分析外,柴静还发挥了自己采访的特长,拜访了环保、石化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专家。采访中柴静表示,这部纪录片风格浓郁的调查视频,只是个人的调研,播出也全是公益性质,费时将近一年,花费则差不多一百万左右,都是自己投资的,主要靠自己之前出书的稿费。她还强调,这一年她都是以个人身份去拜访这些专家,包括职能部门,“没人拒绝提问,在回答时都毫无保留,直面问题。”
亲自走访污染现场
为了完成这些难度不小的调查,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奔波于中国、美国、英国寻求空气污染治理的教训与经验,亲自和同伴一起拍摄、编辑视频。全片从“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三个问题切入,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了雾霾的危害、产生原因、治理困难以及经验教训等等,也解释了国内不少城市雾霾的现状,比如,中国的空气污染60%以上来自煤和油的燃烧,雾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能源问题。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就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用煤量的总和。车的增速也是历史罕见。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得不同时面对数量和质量要求这两大挑战,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四大问题。《穹顶之下》尝试揭示这几大问题背后的管理与执法困境。
柴静表示,当前《大气防治法》正在修订,她已将整理的资料发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希望能为法律修订带来一点参照。全国人大法工委方已逐字看完并附上建议返还给她,表示会在修订时考虑相关问题。正在制订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同样收到资料,并表示欢迎更多探讨。
评价

网上有评论认为,这部影片,切中痛点,让人想到美国作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该书在20世纪60年代推动了美国的环保进程,唤起了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但也有人指出,影片存在一些事实错误,而传说中拍摄者个人的一些“有违环保”的行为也引起了争议。
有人认为影片掺入了较多个人情绪因素。与海洋学家卡逊不同,39岁的柴静本人不是科学家。
不少人认为,影片说什么,与个人无关,只要它说得对,就应该支持。这部影片有感染力,推动了社会对环保的认识,普及了科学知识,并有助其转化为行动。
代表委员表态
影片的播出正值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女高音歌唱演员李素华说:“她说了我们很多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
“看了这部片子,我觉得片中用科学的态度说话很重要。”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说,到底PM2.5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对人的脑血管、心血管、肺、胃的损害状况究竟怎样,柴静花了一些时间做调查。吕新华说,这个片子引起舆论关注是一件好事,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以及政府在治理雾霾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环境问题是‘顶天立地’的问题,关键在于监督和落实。”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生态红线划分专家组组长高吉喜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秦大河指出,当前还要着重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中存在的纰漏,有的企业唯利是图、藐视法律,一些部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公众意识不强、监督缺位等。秦大河说,治理环境的长远之策,是创新驱动,发展和推广绿色技术。
八届、九届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曲格平指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政治问题之一,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具备物质条件,“环境拐点可期”的前提是下决心加大投入进行发展转型。
“环境治理是依法治国的有力抓手。”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佑海认为,资源趋紧、国际承诺、群众期待,是倒逼环境治理的“最佳窗口期”。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期待,严格执法要不惜触动利益集团,同时推行“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变“部门孤军执法”为“全社会合力监督”,臆造、篡改环境信息数据要入刑罚。
环保部长致谢
2015年3月1日,履新刚满2天的新人环保部长陈吉宁迅速回应了这场舆论风暴,发短信致谢柴静。陈吉宁说,这部纪录片让他想起了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正是其著作《寂静的春天》唤起了全球对环境的关注,而这部纪录片对唤起公众对环境及环境健康问题的关心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特别赞赏这样一个片子”。
质疑

《穹顶之下》热播之时,也有部分声音表示:柴静以自己孩子的病情作为开场来切入这个话题,是否客观?一位曾经参加柴静模拟演讲的记者在《这一年,我所见证的“柴静与雾霾的私人恩怨”》 中叙述道,柴静的家人很支持她讲出孩子的故事,但出于新闻客观性的考量,柴静曾经很犹豫:“在柴静的片子中,最触动我的场景便是她的小女儿,扎着俩小辫,伏在窗前,看着雾霾笼罩的世界。临走前,柴静说,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放女儿的故事。这个犹豫一定会持续到片子录制之前。”
2015年3月1日,面对人民网记者提问,柴静这样回答:“我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说我有没有权力说到她?因为那是她的生命和她的生活,我必须要考虑说出来之后她将来可能会承受什么,这种压力最大。后来我先生说,你还是说吧,我深刻地感觉到你在有孩子,尤其她生病后,才会对空气污染这件事有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说,这是你回避不了的一个基本动机。他说,如果你回避了她生病,这种态度里面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就是说好像生病本身是不好的,或者是羞耻的。不用太顾虑和紧张,要相信这个社会的基本善意。这句话对我有说服力。”
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柴静对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
----Comments(3)----
@maomaomiya |
@ at 2017-11-25 05:04:
哈哈
梦缘溪行 (@myxx) |
@ at 2015-04-03 04:33:
@fhl ok!谢谢!
幻龙 (@fhl) |
@ at 2015-04-02 08:55:
不错留名
Back to hom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